WHO2050年抗生素耐药每年或致百万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ResistancetoDrug)又称抗药性,系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使用。
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文章呼吁应对全球耐药感染问题,并援引英国JimO’Neill爵士本周发表的《全球抗菌素耐药回顾》报告及建议,指出,到年,抗菌素耐药每年会导致万人死亡。如果任其发展,可累计造成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文章称,在当前抗生素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的中国,据估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年,抗生素耐药每年将导致万人早死,累计给中国造成20万亿美元的损失。
世卫组织建议医生应“仅在必要时有选择性地开药;支持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这样一旦旧药无效时可以取而代之;支持全球公众宣传活动,让患者和同行了解耐药带来的问题和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全球抗菌药物耐药的监测报告,警告称“后抗生素”世界可能很快成为现实。其实在某些方面,“后抗生素”世界已然来临。
那些曾经的救命药物有些现在已毫无价值。氯霉素,曾是医生抗伤寒药物的第一选择,现在世界许多地区已不再有效。广泛耐药结核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给公众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恶性疟原虫(引起重症疟疾)也对所有已知类的抗疟药物产生耐药,严重影响了在抗疟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进步。HIV对一线抗病毒药物的耐药也越来越多。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在不断增加,包括抗病毒,抗寄生虫和抗真菌药物。
情况可能更糟:常规医疗,外科手术,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和农业产业化都不可能没有抗菌药物。现在许多感染人类和牲畜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一两种药物。
细菌耐药已传播到世界各地。MRSA已在两大洲间蔓延,同样的还有结核,疟疾,HIV和肺炎球菌耐药株。可能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来对付各种抗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可能已传播到全世界的菌群。许多耐药菌疟疾株从东南亚传播到非洲。
抗菌素耐药性是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的全球性问题。迄今,国际的反应是微弱的。上个月WHO只将抗菌药物耐药可能会下降纳入国际卫生条例的职权范围内,该条例于年实施,用于处理如流感大流行的事件。将该条例扩展到抗菌药物耐药,规定个签约国开展耐药爆发的有效监测和及时报告。
更好的监控是必要的。但它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已有许多呼吁对过去20年间的抗菌素耐药性采取措施,但进展较小。世界卫生组织错过了迫切需要真正有所作为的领导机会。
现在所需要的是承诺并对耐药的根本原因(抗菌药物的滥用,新药研发不足,缺乏替代药物)采取协调措施。必须制定指南以提高现有药物的利用,科学和商业界需要激励和更好的监管环境,以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及教育和激励那些在动物和人类部门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改变其工作方式。
作者呼吁建立一个类似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政府间小组的组织来整理证据,并督促政府利益相关者制定政策。
使用和滥用
虽然各种微生物已经发生耐药,但细菌耐药是目前最令人 没对症用: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病症是不是细菌感染,是什么细菌感染。因为每种抗生素都有1个抗菌谱,只有先确定是不是细菌感染,是什么细菌感染才能有针对性用药。
联合使用:不提倡把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因为混合病菌引起感染的情况比较少,如果情况比较急,无法确定是哪种细菌感染可使用广谱的抗生素。
用于预防: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如有的父母感冒了,怕传染给孩子就给孩子服用些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未足时足量使用:抗生素直接作用的是细菌,即便抗生素有效,也不可能一下子杀死所有的细菌,这时如果停药可能还有部分未被杀死的病菌,不仅病情会反复,等下次再用药时这些细菌就会成为耐药菌。因此,如果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应足时足量、按疗程用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不需输液的53种病
●内科: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专家解读: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带“炎”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时是讲话过多、麻辣烫饮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专家解读:外科科室成为抗生素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97%。医院副院长、肛肠外科专家樊志敏介绍,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表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体表感染(如无发热,血象正常),术后是可以不用输液的。当然,从外科手术的角度,也要辩证地看待输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妇科: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专家解读:“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治疗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吴江平说,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药,口服和打针就够了。在一些小诊所和不规范的医疗机构,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滥用抗生素比较普遍。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之间相互抑制,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如,当乳酸杆菌活性被抑制,外来致病菌就会大肆繁殖,反而会导致阴道炎症的产生。
●儿科: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专家解读:据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家医院儿科门诊病人的调查,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同期国外儿科的2倍到8倍。在这份清单上,儿科也有几种情况不需要输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医院儿科主任廖东幸说,这几种疾病,严格说,的确都可以不用抗生素。小儿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低于38℃,孩子精神状态也不错,家长也就不需担心。毛细支气管炎,虽然病中也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80%发生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医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检测,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但是专家也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的时候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乐利来筋骨养护
主要调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滑脱、椎管狭窄、膨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痛风、股骨头坏死等各种骨骼疾病。
以及:鼻炎、烟炎、中耳炎、高血压、糖尿病、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牛皮癣、痔疮等各种疑难杂症。同时,可调理各种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尿道炎、盆腔炎、膀胱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颈炎、子宫糜烂、子宫内膜炎等……治病先养骨,养生先排毒!体内清如水,体表颜如玉!筋骨养护,从水解胶原蛋白开始……
透皮蒸疗: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排毒、排湿、排寒、排酸
乐利来筋骨养护透皮蒸疗,中医透皮给药最安全。百病源于经络堵,经络通百病消。冬病夏治,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盟及调理咨询
厦大职场人原澎湃新闻记者蓝天彬职厦大职场人原澎湃新闻记者蓝天彬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xuc.com/wedyyy/1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叫停三级医院门诊输液,海南准备好了吗还
- 下一篇文章: 人体自然疗法大全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