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临床医案02



公立三级甲等广西中医院康复病区

联系医生办公室-

护士站电话-

门诊经典病例

-11-28患者男51岁

西医问诊

主诉:反复眩晕1月。

患者自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眩晕,以头部昏沉感为主,时有视物旋转,头位改变时可见一过性头晕加重,伴耳鸣,症状发作时自觉听力下降。既往发现血压升高1月余,最高血压达/mmHg;有窦性心动过速史,平时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X2片,qd。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BP:/94mmHg,HR:次/分,心律齐,无杂音。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旋颈试验(-);耳石症诱发实验(-)。辅助检查:(-11-10)头颅MRI提示:双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轻度脑萎缩。

诊断:眩晕查因

处理:1.建议患者住院治疗(患者暂不同意)

2.查头颅MRA、劲动脉彩超、颈椎开口位+过伸过屈位。

3.用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sig:1片/次,1天3次

眩晕宁片sig:2片/次,1天3次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sig:1片/次,1天2次

中医四诊

患者自发病以来,不怕风,无汗多;无腹胀腹痛,胃口尚可,大便正常;时有口干口苦,无胸肋胀满;怕冷,无四肢冰凉;无口腔溃疡,无易上火;心慌、心悸,无气上冲。舌淡,苔稍厚,右侧关脉弦,左侧尺脉沉。

辩证:少阳太阴合病

方药:小柴胡汤+吴茱萸汤

柴胡25g法半夏15g黄芩10g党参10g

炙甘草6g生姜12g大枣10g吴茱萸15g

7剂,日两次。

二诊-12-05

患者自诉眩晕未见好转,仍时有视物旋转,自觉怕冷,伴耳鸣,无听力下降,时有心悸,时有恶心欲吐,无鼻塞流涕,无肢体疼痛,无发热。查体:BP:/mmHg,HR:次/分,心律齐,无杂音;双耳听力未见明确听力下降:气导>骨导;旋颈试验(-)。辅助检查:-12-25颈椎开口位+过伸过屈位:颈椎退行性改变。头部CTA提示:1.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左椎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官腔狭窄;2.右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3.轻度脑萎缩。

诊断:1.脑动脉供血不足;

2.腔隙性脑梗死;

3.高血压病。

处理用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sig:1片/次,1天3次

眩晕宁片sig:2片/次,1天3次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sig:1片/次,1天2次

瑞舒伐他汀钙片sig:1片/次,1天1次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sig:1片/次,1天1次

中医四诊:

患者自觉怕冷,伴心悸,无恶风,无汗出,无明显口干口苦,无胸胁苦满,无腹胀腹泻,大便可,无口腔溃疡。苔稍白腻,脉沉。

辩证:太阴病

方选:真武汤+四逆汤加减

附片15g白术30g茯苓30g白芍12g

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12g川芎15g

桂枝30g

7剂,日两次。

三诊-01-16

患者自诉眩晕症状明显好转,怕冷症状较前减轻,仍偶见心悸,精神状态好转。

处理:1.西药同上处方

2.继续按予四逆汤+真武汤加减

制附子15g白术30g茯苓30g白芍12g

生姜15g干姜15g炙甘草12g川芎15g

桂枝30g瓜蒌皮20g薤白30g

7剂,日两次。

四诊-03-06

患者自诉眩晕症状消失,无怕冷,无心悸,自感精神状态较前明显改善。查体:BP:/85mmHg,HR:86次/分,心律齐,无杂音。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舌淡红,薄白苔。

处理:1.西药:西药同上处方

2.继续按原方予四逆汤+真武汤加减。

制附子15g白术30g茯苓30g白芍12g

生姜15g干姜15g炙甘草12g川芎15g

桂枝30g瓜蒌皮12g薤白15g

7剂,日两次。

本病案分析:

首先,头晕和眩晕不是同一种症状。从概念上讲,眩晕指的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而头晕的表现为:头重脚轻、步态不稳等,通常无外界环境或者自身旋转感或摇摆感,很少有恶心呕吐。在本案例中,患者自诉头晕,伴视物旋转,则考虑为“眩晕”。

对于眩晕这个疾病,我们按照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思维,中医、西医相互取长补短。西医辨病思维其病变的的解剖部位大致分为以下结构图:

西医辨病的知识体系:

一、神经系统性眩晕:

1.中枢性眩晕:

病变部位: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大脑皮质

常见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的血管狭窄伴缺血、后循环的TIA发作)、颈椎病(颈椎失稳)、小脑肿瘤、脑干(脑桥和延髓)病变、听神经瘤、第四脑室肿瘤、颞叶肿瘤、颞叶癫痫、脑盗血综合征等

眩晕程度及持续时间:症状轻、持续时间长

眼球震颤:幅度大、形式多变、眼震方向不一致

平衡障碍:倾倒方向不定、与头位无一定关系

前庭功能实验:反应正常

听觉损伤:不明显

自主神经症状:少或者不明显

脑功能损害:脑神经损害、瘫痪和抽搐等

2.周围性眩晕:

病变部位: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

常见疾病:耳石症、迷路炎、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美尼尔病、乳突炎、咽鼓管阻塞、外耳道耵聍等

眩晕程度及持续时间:发作性、症状重、持续时间短

眼球震颤:幅度小、多水平或水平加旋转、眼震快相向健侧或者慢性向病灶侧

平衡障碍: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一致、与头位有关

前庭功能实验:反应消失或反应减弱

听觉损伤:伴随耳鸣、听力减退

自主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

脑功能损害:无

二、非系统性眩晕: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通常无外界环境或者自身旋转感或摇摆感,很少有恶心呕吐,为假性眩晕。

常见疾病:

①眼部疾病(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先天性视力障碍)

②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

③内分泌代谢疾病(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④中毒、感染、贫血等

而本案例患者主要是以“眩晕,伴视物旋转、耳鸣”的症状前来就诊,按照西医辨病思路系统分析并完善相关检查可以诊断为:1.脑动脉供血不足;2.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眩晕1个月来就诊,之前以西药为主治疗,眩晕症状未能缓解。门诊就诊后运用我们脑病科3区(康复科)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临床思路,给患者在西医辨病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治疗。

在中医方面,患者初诊时,其表现为:头晕,口干口苦,心悸,舌淡,苔稍厚,右侧关脉弦,左侧尺脉沉,同时结合其怕冷、尺脉沉、苔厚,故首诊时辩证为:少阳太阴合病,选用小柴胡汤+吴茱萸汤。但是患者服用7服中药后未见好转。二诊时我们根据病人脉证重新进行六经归属,发现患者“怕冷”症状尤为明显,伴脉沉、苔厚,故辩证为太阴病,因此改用为真武汤+四逆汤加减。在患者服用7剂药后,自诉“头晕、怕冷”症状明显好转。但在后续的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心悸症状仍未好转,结合金匮要略9胸痹心痛短气篇第3条可知: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故在真武汤+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入瓜蒌、薤白、川芎。7剂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头晕症状完全消失,自觉心悸症状缓解。现患者已坚持服本方1月余,头晕、怕冷、心悸等症状已完全消失,自感精神状态也完全好转。通过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了经方的疗效,“方对证,一口汤,不对证,用船装”,现脉证,六经归属,方证辩证准确,病人往往可以效如桴鼓!

通过这个病案,再一次体会到中医、西医互补的优势:西医辨病,中医辩证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法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xuc.com/wedyyy/1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