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醉又解酒nbsp一个穴位轻松搞定



、一招防醉又解酒

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而且这饭桌上一定少不了酒。美酒固然美味,但是喝多了之后却让人很难受。下面我就教大家一个解酒的穴位,平时多加应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身体自有的解酒药——关冲穴

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三焦经是气道和水道,有行气利水、醒神开窍的作用,所以可以解酒防醉。操作的时候用指甲或者牙签掐关冲穴,每次掐0秒,放松2秒后重复掐按,每侧手指掐按5次。掐按时用力要均匀,使穴位能够感到微微酸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方法只适合酒后自觉不适但还算清醒时自我操作,如果已经喝醉了,晕晕乎乎的很难点准,也就不会有效了。另外,这个方法并不能帮你逃避酒驾检查,所以可不要拿这个方法来对付酒驾检查哦。一定要记住:喝酒莫驾车!

关冲

快速取穴:仰掌,微屈指,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寸处。主治:头痛、喉炎、结膜炎、角膜白斑、脑血管病、热病、小儿消化不良。

2、巧用绿豆治失眠

别误会,我所说的“巧用绿豆”可不是像某“大师”吹捧的那样,让你天天吃绿豆,我这个绿豆可不是“吃”的。

身体自有的镇静安神药——印堂穴

治失眠有一个通用的穴位,可以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这个穴位就在我们的眉心,名字叫印堂。

印堂是督脉的一个要穴,属心属脑,印堂这个部位的颜色变化,常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神志状态。一旦印堂发红,就说明睡眠有问题,要安神。怎样安神呢?我叫它“开天门”。方法是这样的: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印堂的位置依次螺旋状往上按摩。这种方法适用于晚上临睡前,自己按揉3~5分钟,可以让你睡得安稳。

如果你失眠的问题太过严重,用一般的方法都没有明显的改善,那就需要给印堂一个持续的刺激。这就要用到我的小妙招——绿豆了:你可以找一粒绿豆,用胶布贴在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上,这样就可以给印堂一个持续的压迫感,让你一晚好眠。

印堂

快速取穴:正坐,在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鼻炎、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

3、耳前擦一擦,消除烦人的耳鸣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往往是肾虚的反映,也是听力下降的表现。这样看来,经常耳鸣应该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因为人上了年纪以后就容易出现肾虚的毛病。而实际上耳鸣在很多中年人、年轻人身上也会出现,因为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平时又不注意休息,所以耳部的微循环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导致耳鸣。此外,还有一种颈源性耳鸣,是颈椎病的一种并发症,这种耳鸣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颈椎劳损增生导致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了主管耳部供血的内听动脉,造成耳鸣。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医院检查,只有少数人能发现器质性的病变,而大多数耳鸣患者根本就查不出原因,因此医生也就没办法开药。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烦人的耳鸣呢?其实,治疗耳鸣只需擦一擦耳前的3个穴位——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

身体自有的耳鸣药——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

当我们张开嘴时,耳朵的前面会隆起一个骨性突起,而在这个突起的后面、耳的前面则会出现一个纵向的凹陷,耳门、听宫、听会这3个穴位就自上而下排列在这个凹陷里。

耳门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听宫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听会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3个穴位虽然分别属于3条不同的经脉,但是因为这3条经脉循经我们耳朵周围的时候,都会从耳朵后面进入到耳朵里面,然后走出到耳朵前面,所以这3个穴位都可以直通到耳朵里,几乎是紧挨在一起的,3个穴位可以同时刺激。刺激的方法只需要将食指侧立起来,嘴张开,找到耳朵前面的纵向凹陷,上下来回擦热这个纵向凹陷就可以了。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脉的作用,对于缓解耳鸣以及老年人听力下降都很有益处。

耳门

快速取穴: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道炎、头晕、面部肌肉酸痛、聋哑、牙痛、腮腺炎。

听宫

快速取穴:头部侧面耳屏前,下颌骨髁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

听会

快速取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耳道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按压眉头治打嗝

打嗝是很常见的问题,通常大家对付打嗝都有一些土办法,比如憋气。但是这眉头跟打嗝听起来似乎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么按压眉头治打嗝到底有什么依据呢?其实我所说的眉头,是指眉头的一个穴位——攒竹穴。身体自有的打嗝药——攒竹穴足太阳膀胱经贯穿人体躯干背侧,夹行于脊柱两侧,所以呃逆发作时可以选膀胱经的穴位治疗,对我们身体上焦、中焦、下焦的气机都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攒竹就是这样一个膀胱经上止呃逆的有效穴位。攒竹的位置在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这里正位于膀胱经的起始部位,因此有通调膀胱经气的作用。

攒竹穴的点按方法非常简单:将双手的拇指立起来,用拇指的指尖放在眉毛的内侧,可以感觉到眉骨的上方各有一个明显的小凹陷,用力向下点按这个凹陷,会有非常明显的酸胀感觉放射到眼睛的周围。点按的同时可以做深呼吸,以帮助放松横膈膜,一般持续点按分钟左右,烦人的打嗝就可以止住了。怎么样,下次打嗝的时候你也试试吧!

攒竹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呃逆不止。

5、感冒分寒热,一个穴位都包括

感冒大家都得过,从中医来说,感冒多是因为腠理不固,也就是肌表的防卫能力弱,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同样是感冒,却有风寒、风热的区别,这跟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病邪的不同,或者与每个人体质的差异有关。我们都知道,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所吃的药是不同的,如果吃错了药,不仅不能缓解病情,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身体自有的感冒药,不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找它。风寒感冒一般都是由于吹风受凉引起的,典型的症状包括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轻微发烧、头痛、颈项发紧、无汗等。鼻为肺之窍,受凉流清涕是卫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也多为风寒感冒初起时的首要症状之一。其症要点为“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肌表失于卫阳温煦而寒,因而怕冷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因而人体腠理闭塞而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气血运行不畅。治疗的时候当温阳散寒,也就是把皮肤表面瘀积的寒气、邪气发散出去。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所以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差较大,也容易患病。从症状上,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很容易区分,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高烧、鼻流黄涕、咳嗽、痰黏或黄、怕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等。其症要点为“热”。邪热伤人,多见高烧;肺失清肃,则流黄鼻涕,其经脉循行所经的肺系(咽喉)见肿痛。因此治疗的时候要解表清热。

既治风寒又治风热的感冒药——大椎穴

无论温阳散寒还是解表清热,都可以用到一个穴位——大椎穴。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要想温阳散寒,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最简便的是擦热——把两手掌心搓热,然后按在脖颈大椎的位置,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热敷,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对着大椎连续冲五六分钟。以上方法都是对大椎进行温热刺激,温补大椎之阳,也就温补了一身之阳,阳气充足,则可驱寒外出,症状自然缓解。解表清热,治疗风热感冒,可以改为刺血拔罐。刺血拔罐属于清泻的方法,可以清泻阳邪,相对于擦热、温灸这些缓和、温补的刺激方式,属于强刺激。

大椎

快速取穴: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七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6、认识地机穴,痛经快走开!

受痛经困扰的女性很多,只不过有医院,或者医院。但是你也许忽略了,每个女性一生中平均会有00次月经,每次经期按5天来算,那么女性一生中要有67个月,也就是5年半以上的时间处于经期,如果痛经的话,就意味着一生要忍受5年半的疼痛!所以,作为一名女性,一定要学会爱惜自己,认识痛经,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中医认为痛经多是由于情志不调(比如愤怒、抑郁等)、经期受寒、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虽然我们可以尽量远离这些疼痛的导火线,但有时候确实难免会有疏漏。一旦发生疼痛,我可以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按摩方法,这样大家自己在家里就可以给自己治疗,不医院或者感觉尴尬了。

身体自有的痛经药——地机穴

我教给大家的这个自助按摩穴位叫地机。这个穴位在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横指的位置。地机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中医学认为,脾有生血和统血的作用,脾所生、所统的血,直接为子宫的行经提供物质基础。郄穴为气血深藏聚积之处,能疏调脾经经气,通调任脉气机,因此可以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有痛经毛病的女性,在每个月月经前几天和月经期间,可以自己用力点按地机穴,并且维持一段时间,直到疼痛缓解。

地机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7、通畅气血,让“大姨妈”有规律

很多女性都有月经不调的烦恼。月经不调指的是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比如月经的周期、经量、颜色、经质等方面出现异常,都属于月经不调。其实,无论是何种症状的月经不调,都无非是与气血的瘀塞不通有关,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够打通人体瘀塞的特殊穴位——三阴交。气血通畅了,月经自然就能恢复正常。

身体自有的调经药——三阴交穴

三阴交这个穴位我之所以说它特殊,一看名字就能知道,“交”即交会,三阴交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个穴位上有3条属阴的经脉交会在一起。是哪3条经脉呢?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的地方,在人体的下肢有3条属阴的经脉,分别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三阴交就是这3条经脉的交会。我们都知道,肝管理人体的气机,有疏泄的功能;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肾是先天之本,藏蕴先天的精气,主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强壮等。人体的气血全都归这3个脏腑管理,所以3条经脉交会的三阴交对气血的调节特别有帮助。如果你有月经不调的苦恼,不妨按照我说的方法试一试,在每次月经前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因为点揉法可以起到持久的治疗作用。方法是将拇指立起来,放在三阴交的穴位上,向胫骨内抠按,揉大约分钟,停下来再揉分钟,反复5~6次。

三阴交

快速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遗尿、阳痿。

8、工作累了按一按,眼睛滋润不干涩

现代人每天都要跟各种屏幕打交道——电脑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跟各种屏幕一番亲密接触以后,往往就会感觉眼睛又干又涩,痒痒的,怕风畏光,很不舒服。其实,这些症状都是眼睛向你发出的警告信号:你已经患上干眼症了。常用的眼药水或多或少都会含有一些激素、防腐剂,长期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而干眼症则需要经常润目,滴眼药水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要想彻底告别干眼症,就要内外结合加以治疗。外养的方法主要是注意光源环境,避免在黑暗中仅用一个单一且过强的光源(比如晚上关了灯玩手机就对眼睛伤害很大,而开一个台灯则会好很多),同时要合理用眼,戴合适的眼镜,滴人工泪液,短期使用眼药水等。至于内养的方法,就是注意饮食和自我按摩了。中医认为,干眼症发病的关键在于气血,是由于眼睛过度使用使得眼周气血供应不充足而产生的问题,如果我们改善眼睛的营养供给环境,眼睛就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营养,这样眼睛就不容易疲劳。就像我们平时通过做运动可以对身体肌肉进行锻炼,为肌肉提供营养一样。怎样改善眼睛的营养供给环境呢?下面我就告诉大家两个自我按摩润目的穴位。

身体自有的滴眼液——睛明穴、上迎香穴

睛明穴的位置在双眼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睛,指穴位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是眼睛;明是光明的意思。本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夹行于脊柱两侧,汇集五脏六腑气血,并通过睛明穴提供给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因此得名“睛明”。睛明穴是治疗干眼症的重要穴位。

按摩睛明穴时应轻轻闭眼,双手握空拳,拇指翘立,用拇指尖点在穴位上,稍用力,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持续分钟,放松0秒钟后再重复点按,反复3~5次。在眼睛干涩时,可以缓解眼睛的不适。

另一个穴位是上迎香,这个穴位我们在说鼻炎的时候曾经介绍过。这个穴位虽然在鼻子附近,但是也可以治疗慢性结膜炎、烂眼弦、暴发火眼、迎风流泪、泪囊炎等眼部疾病。针刺上迎香可以引起鼻酸流泪,如果是自我按摩,可以先擦热穴位,再用指尖用力点揉,当出现明显的鼻子酸胀的感觉后,很快眼泪就会流出来了。

睛明

快速取穴: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内外翳障、青盲、夜盲、色盲、近视、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炎。

上迎香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主治: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衄、鼻息肉、嗅觉功能障碍、慢性结膜炎、烂眼弦、暴发火眼、迎风流泪、泪囊炎、感冒头痛、鼻塞、口眼歪斜、头面疔疮。

9、降压药中的“急性子”和“慢性子”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导致的,病变与五脏有关,主要涉及心、肝、肾。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上实下虚”:“上实”指的是身体上部肝阳偏盛,肝气郁结,肝火、肝风上扬,气血并走于上部;“下虚”指的是身体下部肾阴虚弱。时间长了阴损及阳,又会导致阴阳两虚,出现相应的症候。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早期多为肝阳偏盛,中期属于肝肾阴虚,晚期多属阴阳两虚。高血压病人往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但是长期服药会给肝肾增加负担,而且稍有不慎也会有降过了头的危险。今天我教大家几种我们身体自有的降压药,可以和口服的降压药配合使用,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效、减少毒副作用。

“急性子”的降压药——人迎穴

所谓“急性子”的降压药,是指一个能够快速降压的应急穴——人迎。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利咽散结的作用。人迎穴在颈部,结喉旁开.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此处有颈总动脉窦,为压力感受器,刺激后可引起降压反射,从而迅速降压。按压的方法是将双手食、中两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放在脖颈两侧的人迎穴位置,单侧按压,力量要轻柔缓和,切忌暴力按压,先按压一侧,5秒钟后按压另一侧,如此交替,每侧按压5秒钟,持续5分钟。人迎穴属于快速降压的应急穴,适用于血压突然升高时做紧急降压,一般可以使血压下降0~20毫米汞柱,但是这种方法降压持续的时间不长,而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血压,就要求助于另一个“慢性子”的降压药了。

人迎

快速取穴:正坐,头微抬,平喉结,在喉结旁.5寸,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主治: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高血压。

“慢性子”的降压药——耳穴

所谓“慢性子”的降压药,实际上是一个能够平缓控制血压的穴位,它的效果不像人迎穴那么立竿见影,但是长期坚持,效果非常持久稳定。这个降压药就是耳穴,包括耳尖和耳背沟。耳尖穴最擅清头面部之热,如面红目赤、头晕目眩、耳鸣耳痒、发热痤疮、多梦烦躁等,均可在耳尖刺血。血压升高,不论是因阳亢于上,还是阴亏阳亢,即不论是因实还是因虚,都可以在耳尖刺血而清头面之热,起到降压的作用。这种方法安全快捷,没有副作用,不会导致过度降压。耳背沟也叫降压沟,位于耳郭背面,由耳郭的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用手摸时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条凹沟。耳背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被喻为“人体的脊椎”。按摩此穴可以间接地刺激脊神经,对脏腑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经常按摩不仅能降压,而且能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按摩的方法是: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夹住同侧耳朵的上半部分,用拇指分别对准两耳背后的降压沟,依据降压沟的走势,由内上向外下按摩,每次按摩5下,每天按摩2~3次,以耳部微微发热为度,力量不宜过大。只要长期坚持,就会看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耳背沟

快速取穴:把耳朵翻过来,在耳朵背侧的突起和耳朵的边缘之间,凹陷的沟状部位。主治:高血压.

↓精彩继续,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哪专治白癜风
白癜风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xuc.com/wedyzz/1255.html